本帖最后由 gaoyue 于 2022-4-12 11:00 编辑
语录 爱是我们死去时唯一能带走的东西,它能使死亡变得如此从容。
时间可以吞噬一切,但它丝毫不能减少的是你伟大的思想,你的幽默,你的善良,还有你的勇气。
才华和优雅如果掌握得有分寸,总在一个人的举止和谈吐中被人觉察到,但是无需炫示出来。正像不必把你的帽子、裙子和缎带一下都穿戴上,为的是让别人知道你拥有这些东西。
最具魅力的力量是谦逊。
作者 路易斯·梅·奥尔科特(1832—1888)生于马萨诸塞州的一个平民家庭,她的父亲布郎逊·奥尔科特是马萨诸塞州 康科德市一位自学成材的哲学家、教育改革家和乌托邦主义者,他是爱默生的朋友,也是超验主义的忠实拥护者。他的父亲和朋友们创立了果园公社(Fruitlands 一个乌托邦公社,创办于19世纪四十年代),终其一生追求着理想,却疏忽了对家人的照料,以至于有时候家里窘迫到连口吃的都没有。于是,坚强自立的二女儿奥尔科特便承担起了养家糊口的重担。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她担任过临时教师,当过女裁缝、护士,做过洗熨活计,做过佣人。虽然出身寒门,但是奥尔科特还是从小便展现出了非凡的文学与艺术才能,她在10岁时便积极参加业余戏剧演出,16岁的时候,她写了自己的第一本书叫《花的寓言》(Flower Fables1849),21岁开始发表诗歌及散文等。
1868年,《小妇人》一经出版,便广受好评。当时这本书受欢迎到什么程度呢?《著名的美国女人》(Famous American Women 作者:Gregory Guiteras,2001)一书中谈及此书的风靡程度时曾说,“每个人都在读这本书,律师们利用办理案件之余的时间在读,上下班的人们利用等待马车的时间在读,家庭主妇利用做家务的空闲时间在读,当然年轻女子都在读,因为没有一个体面的母亲在生日和圣诞节时不是把这本书作为礼物送给女儿(Hope, 1970:21)”。随后,小说的第二部《好妻子》也很快就写完了并于第二年出版,同样也是广受读者欢迎,后来《小妇人》和《好妻子》被出版商合为一册,提名为《小妇人》。我们可以感受到,奥尔科特是一位非常勤奋的作家,并且善于抓住时机,一鼓作气,展示着自己才能。奥尔科特凭借手中的笔杆子让全家人过上了安康无忧的幸福生活,但是常年呕心沥血的伏案写作也销蚀着奥尔科特的身体健康,最终导致她仅在56岁时就去世了,不得不让人扼腕叹息。
时代背景 小说的创作总是和作者生活的时代背景分不开的,我们在理解一部作品的时候,往往可以先从当时的历史背景入手。《小妇人》创作于美国内战(1861.4-1865.4)刚刚结束、女权主义开始发展的时期,美国社会生活和美国人的思想观念正受到极大的冲击。
在美国南北战争期间,男性纷纷离开家庭奔赴遥远的战场。他们脱离社会生产与家庭生活,无法承担养家糊口的责任,也不再是千千万万传统女性的物质依靠与精神寄托,男权社会的权威性因而也遭到不小的打击。《小妇人》中的马奇先生也是远离家乡,奔赴战场,在文中很少提及他的存在,即便是他受伤返家,他在家中的存在感也是微乎其微的。战后美国经济从南北战争的创伤中逐渐恢复,在19世纪的第二次工业及科技革命时期,北方的资本主义经济快速发展,这就需要大量的自由劳动力,越来越多的女性走出厨房和客厅参与到社会生产中。女性自身生产力崛起后,开始逐渐鼓起勇气挑战父权制社会、学会肯定自我价值,开始在社会和家庭中扮演起了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
除了当时的政治和经济背景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影响乃至塑造了《小妇人》的思想维度——爱默生所主张的超验主义。什么是超验主义呢?从未受过正规学校教育的奥尔科特又是怎样受到爱默生的思想影响的呢?这还要从奥尔科特的童年说起。在奥尔科特尚且年幼时,他们一家从宾夕法尼亚州搬到波士顿附近的康科德,而后便与爱默生和梭罗等人成为了邻居,“路易莎早上到爱默生家去,晚上和梭罗外出散步,三个人成为‘忘年交’”(倪莉彬,2013:7-8),奥尔科特甚至还一度成为爱默生女儿的家庭教师,前面提到过的奥尔科特的第一本故事集《花的寓言》就是为爱默生的女儿(Ellen Emerson)写的。虽然从没有接受过正规的学校教育,奥尔科特在与这些文学巨擘bò和思想家的智慧与灵感碰撞中逐渐成长,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学观念和行事态度。超验主义的思想主张在《小妇人》里体现得淋漓尽致,超验主义强调人的直觉和个性,主张个人自我价值的实现,《小妇人》里的主人公个个自尊、自谦、自爱,通过自己的努力奋斗把握命运。
姐妹四人虽然性格迥异、生活轨迹完全不同,但是都表现出一种独立、自强、自信的精神,这种纯真的情感和精神赋予了《小妇人》深刻的思想价值和艺术内涵
正文
美国内战时期,马奇先生作为随军牧师奔赴前线,生活的重担自然落在马奇太太身上。令人欣慰的是,家中有女初长成,四姐妹个个都出落得美丽大方、楚楚动人。虽然家境清苦,但是乐观向上的一家人没有怨天尤人、自怨自艾,而是靠着自己勤劳的双手和良好的品行来维持家里的生计。
大女儿名叫玛格丽特,小名美格,她温柔善良,优雅端庄。二女儿约瑟芬,小名叫乔,她是本文的主人公,喜欢写作,性格直爽泼辣。三女儿贝丝是个传统的乖乖女,羞赧安静,对音乐有着非同一般的痴迷和向往。四女儿艾美淑女恬静,钟爱绘画,备受家里人的宠爱。 劳伦斯的孙子劳里也跟乔成为了好朋友,成为了马奇家的一员。他的家庭教师约翰爱上了美格,贝丝在照顾生病的邻居孩子时感染上了猩红热,在最危险的时候,去华盛顿照顾受伤父亲的妈妈回来了,把父亲也带回来,他们一家其乐融融团聚。
第一部的故事就此暂告一段落,虽然其中有着惊心动魄的环节,但总算是有惊无险,故事总体以欢乐逗趣为主旋律。其实,青春灿烂的前半部在某种程度上可算是少年读物,而后半部才是真正的小说,主人公们的爱恨纠葛全都集中在了小说的第二部。
第二部的一开始美格嫁给了约翰,随后美格生下了一对龙凤胎,二人尽享婚姻生活的幸福和甜蜜。劳里遂了爷爷的心愿去上了大学,贝丝的身体似乎有了好转,艾米出落得愈发招人喜欢,一切都是那么的美好。正当我们以为第二部故事延续了第一部甜蜜梦幻的写作风格的时候,奥尔科特给我们来了一个大转折。
在小说的第二部,艾美取代了乔得到了和姑妈一起去欧洲旅行的机会,贝丝突然病情加重。为了躲避劳里炽热的眼神和追求,乔就去了纽约,并在那里遇到了一名颇有见识但却穷苦潦倒的德国老教授巴尔,两人对彼此心生爱目。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劳里决定和爷爷去欧洲旅游散心,并在那里和艾美相遇。在被乔拒绝三次之后,彻底死心的劳里转头投向了艾美的怀抱。令人悲痛欲绝的是,贝丝的身体每况愈下,最终香消玉殒。正当乔的内心孤苦万分之时,巴尔教授来到了乔的身边,二人在伞下深情表白,最终结为连理。姑妈去世后将其住所当做遗产留给了乔,在小说的最后一章,众人围坐在梅园中,享受着丰收的美好时光。
四姐妹性格迥异,却其乐融融。虽然你笑我鲁莽不得体,我笑你演技不高,演话剧不传神,但她们的心始终是紧紧连在一起的。在慈母的教育和生活的磨砺下,她们培养起了向善、坚忍、乐观的品质,勇敢面对生活中的变故和挫折,向梦想前进。
|